[書摘] 這一小節在討論技術進步跟勞動權益的關係,以 1950 年代的美國為例,工會接受了生產的自動化/機械化,但也要求資方為勞工進行培訓,而且「接受培訓」這件事本身是值得更高的薪水的。
但為什麼台灣職場是迷因裡的那個死樣子?
[書摘] 這一小節在討論技術進步跟勞動權益的關係,以 1950 年代的美國為例,工會接受了生產的自動化/機械化,但也要求資方為勞工進行培訓,而且「接受培訓」這件事本身是值得更高的薪水的。
但為什麼台灣職場是迷因裡的那個死樣子?
If you have a fediverse account, you can quote this note from your own instance. Search https://social.slat.org/users/foolfitz/statuses/114558531583173582 on your instance and quote it. (Note that quoting is not supported in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