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參與不只是嘴巴說說而已

看著幾位年輕的好友,親身跑花蓮跑台中,站上街頭用盡各種方式為了台灣這個社會奔走,年輕一輩這麼的努力,心中覺得,十年後回頭,我希望看著現在蹉跎的自己嗎?

關心政治,不只是在網路上,也可以在實體的生活裡。

夜間陸戰志工回來,9:00~10:00 很多人晚歸,還是有些成果,9:30 有個健身的對上眼,一問才知道只簽了一階還沒簽二階,主動索取一疊連署書讓他回家給家人簽;9:55飛奔跑來,說差點沒趕上,開心到差點要擁抱志工。中間還有路人明明看他走了,又回頭買了果汁飲料,一一分送志工,根本餵食達人。

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同,眼神對上,通常是撇開視線的冷漠,但少數從眼神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嫌惡,也有碰到擺擺手,進而大喊我不要,倒讚,然後面露對我感到噁心皺眉的樣貌。

但更多的人是在忙碌的路程中,點頭致意禮貌的表示婉拒,微笑表示贊同但無法,也有為數眾多的路人不忘停下來為志工加油打氣,豎起大拇指,露出疼惜的笑容,直喊著我簽過了,大聲加油。

這又讓我思考,我期望社會的長相,對待表達不同意見的人,又會是什麼樣貌呢?

0

If you have a fediverse account, you can quote this note from your own instance. Search https://g0v.social/users/jimyhuang/statuses/114393609026271210 on your instance and quote it. (Note that quoting is not supported in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