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過度觀光:如何傷害小商家 https://craigmod.com/ridgeline/210/
Craig Mod 在文章中以自身從長達月餘、耗盡心力的巡講旅程歸來後的沉澱,反思日本過度觀光對小商家帶來的衝擊。他指出,一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往往來自於那些經營多年的小店家,它們著重長期與在地社群的連結,而非追求瞬間爆紅與暴利;反觀連鎖店則讓城市失去個人特色。過度觀光使得原本以固定客群為核心的小商家,因為社群媒體演算法的推波助瀾而迎來大量遊客,最終失去了本該屬於在地居民的氛圍。文章以京都某家因 TikTok 爆紅而淪為只接待遊客、無法與在地人互動的雞尾酒吧為例,生動說明了這種現象對小商家的傷害。
作者進一步闡述,社群媒體演算法在推高特定景點知名度的同時,也造就了“迪士尼樂園式反轉”——遊客將充滿歷史與人情味的城市景點視為單純打卡的場域,而忽略城市原有的居住生活與社區價值。隨著全球中產階級的崛起(尤其中國約 500 % 中產人口激增)及低廉的旅遊成本,日本每月接待遊客的數量遠超二十年前,這使得許多小商家難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客流壓力,進而喪失原有的經營理念和人情味。
討論中,有網友主張日本許多小商家本質上就是以生活方式和建立社區歸屬感為主,並非單純追逐利潤;因此,這些店家更在意與固定在地客群的互動,而突如其來的暴光效應反而削弱了他們初衷。另有意見認為,過度觀光已讓部分店家不得不改變策略,迎合網紅潮流,導致原有的地方文化被衝淡。也有網友建議,可透過調整免稅政策、提高出境費或推行本地與外來遊客分級定價,以期平衡觀光收益與居民生活品質之間的衝突。
此外,多數留言對於由社群媒體驅動的打卡文化提出批評,認為遊客僅為拍攝照片而忽略深入體驗在地生活,這不僅令原本純粹的小鎮與社區變得過度商業化,也讓部分熱門景點的人潮失控,進而加重了當地居民的日常負擔。儘管有網友指出適度觀光仍能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但整體討論呈現出對於如何在吸引外來旅客與維護在地文化間達成平衡的複雜共識,呼籲旅遊者與政策制定者應更加謹慎地面對這一日益嚴峻的問題。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4531707
If you have a fediverse account, you can quote this note from your own instance. Search https://mistyreverie.org/notes/aa3120fkea3e0089 on your instance and quote it. (Note that quoting is not supported in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