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基本台文——人稱篇〉
· 我(guá ;我)
· 你(lí;你)
· 伊(i;他)
· 阮(guán/gún;「不」包括聽者的我們)
· 咱(lán;包括聽者的我們)
·恁(lín;你們)
·亻因(in;他們)

重點:
①「我」、「阮」是 g 開頭喔!年輕一代的台灣人講台語時 g 的音往往會不見,所以特別要提醒大家打開耳朵仔細聽聽看👂

②因為目前很多字體還不支援「亻因」這個漢字,所以有時會看到有人打羅馬字「in」或異體字「怹」。

③「阮、咱」的差別,之前有位脆友舉了一個例子我覺得很好理解:
中國人很愛對台灣人講「『咱』是中國人」,但許多台灣人覺得「毋是。恁是中國人,『阮』是台灣人」。🤣

也可以用情境來比較一下~

假設你跟幾位同學約好中午要一起去吃午餐,午休的鐘聲在這時響起,你就可以跟他們說:

「『咱』來去食飯!」(我們來去吃飯!)

這時你看到另一個不知情的同學剛好走過來,你想邀請他加入就可以問:

「『阮』欲去食飯,你欲做陣來無?」(我們要去吃飯,你要一起來嗎?)

以上就是「阮」、「咱」基本的差別。

0

If you have a fediverse account, you can quote this note from your own instance. Search https://g0v.social/users/taro_dict/statuses/114387163175878309 on your instance and quote it. (Note that quoting is not supported in Mastodon.)